国际注册信息安全专业人员CISSP认证
一、课程目标
通过此次课程培训,可使学习者获得如下收益:
1.信息安全保障:理解信息安全保障的框架、基本原理和实践,掌握注册信息安全专业的基础知识。
2.信息安全技术:掌握密码技术、访问控制、审计监控等安全技术机制,网络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安全原理和实践,以及信息安全攻防和软件安全开发相关的技术知识。
3.信息安全管理:理解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、信息安全风险管理、安全管理措施等相关的管理知识。
4.信息安全工程:理解信息安全相关的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。
5.信息安全标准法规:掌握信息安全相关的标准、法律法规、政策和道德规范等通用基础知识。
二、培训简介
CISSP(Certified for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Professional,注册信息系统安全认证专家)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、最全面的国际化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认证,由国际信息系统安全认证协会(ISC)2组织和管理,(ISC)2在全世界各地举办考试,符合考试资格的人员在通过考试后被授予CISSP认证证书。目前已经得到了全世界广泛的认可。越来越多的公司要求自己和合作伙伴的员工拥有CISSP,该资质持有者目前供不应求。取得CISSP认证,表明持有者拥有完善的信息安全知识体系和丰富的行业经验,以卓越的能力服务于各大IT相关企业及电信、金融、大型制造业、服务业等行业,CISSP的工作能力值得信赖。
(ISC)2公布截止到2020年,(ISC)2官方显示中国大陆区的CISSP的持证人数为:2821人。数据来源: https://www.isc2.org/member-counts.aspx。
三、培训时间
培训时长:5天,每天6小时。
四、关于培训
2020年CISSP考试大纲权重
五、课程大纲
2020年CISSP考试大纲内容
(注:大纲还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)
通过此次课程培训,可使学习者获得如下收益:
1.信息安全保障:理解信息安全保障的框架、基本原理和实践,掌握注册信息安全专业的基础知识。
2.信息安全技术:掌握密码技术、访问控制、审计监控等安全技术机制,网络、操作系统、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等方面的基本安全原理和实践,以及信息安全攻防和软件安全开发相关的技术知识。
3.信息安全管理:理解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、信息安全风险管理、安全管理措施等相关的管理知识。
4.信息安全工程:理解信息安全相关的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。
5.信息安全标准法规:掌握信息安全相关的标准、法律法规、政策和道德规范等通用基础知识。
二、培训简介
CISSP(Certified for Information System Security Professional,注册信息系统安全认证专家)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、最全面的国际化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认证,由国际信息系统安全认证协会(ISC)2组织和管理,(ISC)2在全世界各地举办考试,符合考试资格的人员在通过考试后被授予CISSP认证证书。目前已经得到了全世界广泛的认可。越来越多的公司要求自己和合作伙伴的员工拥有CISSP,该资质持有者目前供不应求。取得CISSP认证,表明持有者拥有完善的信息安全知识体系和丰富的行业经验,以卓越的能力服务于各大IT相关企业及电信、金融、大型制造业、服务业等行业,CISSP的工作能力值得信赖。
(ISC)2公布截止到2020年,(ISC)2官方显示中国大陆区的CISSP的持证人数为:2821人。数据来源: https://www.isc2.org/member-counts.aspx。
三、培训时间
培训时长:5天,每天6小时。
四、关于培训
2020年CISSP考试大纲权重
| CISSP知识领域 | 2018权重 | 老版权重 |
| 1. 安全与风险管理 | 15% | 16% |
| 2. 资产安全 | 10% | 10% |
| 3. 安全工程 | 13% | 12% |
| 4. 通信与网络安全 | 14% | 12% |
| 5. 身份与访问管理 | 13% | 13% |
| 6. 安全评估与测试 | 12% | 11% |
| 7. 安全运营 | 13% | 16% |
| 8. 软件开发安全 | 10% | 10% |
| 累计 | 100% | 100% |
五、课程大纲
2020年CISSP考试大纲内容
| 章节主题 | 章节内容 |
| 第一章 安全与风险管理 |
安全与风险管理的概念 机密性、完整性与可用性 安全治理 完整与有效的安全体系 合规性(原法律法规章节) 全球性法律与法规问题 (原法律法规章节) 理解专业道德(原法律法规章节) 开发与实施安全策略 业务连续性与灾难恢复需求(原BCP与DRP章节) 管理人员安全 风险管理的概念 威胁建模 采购策略与实践 安全教育、培训与意识 |
| 第二章 资产安全(新增章节) | 资产安全概念 数据管理:决定与维护所有者 数据标准 数据寿命与使用 信息分级与支持资产 资产管理 保护隐私 确保合适的保存 数据安全控制 标准选择 |
| 第三章 安全工程 (新增章节、融合了安全架构、物理安全、密码学等) |
在工程生命周期中应用安全设计原则 安全模型的基本概念 信息系统安全评价模型 安全架构的漏洞 数据库安全 软件和系统的漏洞与威胁 嵌入式设备和网络物理系统的漏洞 密码学应用 站点和设施的设计考虑 站点规划 设施安全的设计与实施 设施安全的实施与运营 |
| 第四章 通信与网络安全 | 通信与网络安全概念 安全网络架构与设计 多层协议的含义 各类协议 网络组件安全 通信通道安全 网络攻击 |
| 第五章 身份与访问管理 (原访问控制章节) | 身份与访问管理概念 资产的物理与逻辑访问 人员和设备的身份识别与认证 身份管理实施 身份即服务(IDaaS) 集成第三方身份服务 授权机制的实施与管理 防护或缓解对访问控制攻击 识别与访问规定的生命周期 |
| 第六章 安全评估与测试 (新增章节) | 安全评估与测试概念 评估与测试策略 收集安全流程数据 内部与第三方审计 |
| 第七章 安全运营 (融合了原DRP相关内容) | 安全运营概念 调查 为资源提供配置管理 安全运营的基本概念 资源保护 事件响应 针对攻击的防御性措施 补丁和漏洞管理 变更与配置管理 灾难恢复流程 演练计划回顾 业务连续性与其他风险领域 访问控制 人员安全 |
| 第八章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安全 |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安全概念 软件开发安全概要 环境与安全控制 软件环境安全 软件保护机制 评估软件安全的有效性 评估软件采购安全 |
(注:大纲还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)

京公网安备11010602005427号